2022年 自動駕駛產業走向何方?
自動駕駛的發展正有條不紊進行著,按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制定的時間線,到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要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到203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要實現規模化應用。
相關場景落地以及商業化需求推動自動駕駛產業加速狂奔。進入2022年,自動駕駛進入多鏈路發展,新趨勢逐步顯現。比如,規模化商用開始成為行業主旋律。行業發展熱度下,行業格局發展未定,眾多企業摩拳擦掌搶灘布局。
在近日舉辦的“GTM2022-全球自動駕駛線上論壇”上,億歐執行總經理、億歐汽車總裁楊永平用“加速”、“定勢”來形容今年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
Goodyear Ventures固特異創投硅谷與亞洲區投資負責人周斌認為,如果說移動出行從馬車時代走到汽車時代是第一個拐點,那么第二個拐點就是電動化、智能化、無人駕駛化疊加所帶來的科技變革浪潮。周斌用上下半場來形容自動駕駛發展,“下半場”的發展史長期穩定的過程,也就是經過狂熱投資后,行業開始思考商業化落地的路徑,以及用現有技術去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
微軟汽車移動出行和運輸行業亞洲區業務主管Lilly Feng指出,預計2030年自動駕駛滲透率將達90%。自動駕駛技術,如大算力平臺、新一代AI技術、數據智能體系在快速演進。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如何通過平臺化實現規模化開發縮短研發周期提升效率的同時,進一步降低研發和生產成本,驅動盈利是自動駕駛這個賽道上所有玩家的共同目標。
均勝電子副總裁、寧波均勝智能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郭繼舜指出,安全是對不可接受風險的避免,如何讓智能駕駛在安全、舒適、易用的用戶體驗之間取得一個科學的平衡點值得行業伙伴共同思考。而智能駕駛設計中還存在不少的難點,比如統復雜度高、基于功能安全的多模交互的人機交互策略和車輛的機械故障帶來的權責矛盾等。
Velodyne首席營銷官Sally Frykman指出,激光雷達大規模部署的第一波浪潮將由工業自動化、機器人和智能基礎設施主導。第二波浪潮則是由自動駕駛汽車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帶來,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內實現量產。在汽車與交通領域,激光雷達可以應用在無人配送小車、智慧交通基建上,提高相關場景應用的智能水平與安全性。
在Innoviz聯合創始人兼CEO Omer Keilaf看來,激光雷達市場的增長會非常迅速。Innoviz 360的解決方案也能極大助力高精地圖、Robotaxi等領域。除了自動駕駛之外,激光雷達的本質是3D傳感器,它還有很多其他的用途,將會成為生活中更重要的元素。
智加科技中國區總經理、集團工程高級副總裁容力表示,中、美兩國干線物流市場巨大,其中,公路運輸中的干線物流占了大部分比重,在美國占比84%,在中國占比66%。智加科技在2021年已經實現自動駕駛車輛前裝量產,在有安全員監督的情景下,可實現節能并提高安全可靠性,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可以說,在整個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上,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信息公司紛紛入局,初創公司大量涌現,在眾多細分領域推動了自動駕駛產業的發揮在那。不過,自動駕駛未來的發展仍面臨眾多挑戰,比如技術、商業模式、行業標準與法律法規等。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2-04-15 16:19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2-04-15 16:19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