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轉“熱” 動力電池回收正在升溫?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上升,動力電池回收再次走到聚光燈下。
7月12日,大眾汽車美國公司宣布與Redwood材料公司達成協議,在美國回收大眾和奧迪電動汽車的電池。巧合的是,同一天,上海首家由政府批復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示范項目正式建成。
如今,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斷攀升的當下,越來越多的資本已經將目光盯上了動力電池回收。
電池回收正在升溫
近期,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公告,聚焦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加速相關布局。其中,天奇股份公告稱,與海通恒信融資租賃合作,共同打造鋰電池回收再生利用閉環產業鏈;天賜材料發布公告稱,將使用自籌資金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和10萬噸鋰離子電池回收項目”;天齊鋰業宣布入局動力電池回收業務等。
“行業上市公司之所以爭先入局,首要原因就在于動力電池回收市場有巨大的空間。”北京賽德美資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小勇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很多企業參與鋰電回收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通過5-10年的努力,在動力電池原材料來源的回收占比達到近50%,從而解決原材料來源問題;另一方面是順應全球綠色發展、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因此,做好動力電池材料回收,會比采礦更節約,回收的成本會比礦石的加工成本更低。
近年來,國內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的注冊量不斷增多。記者在企查查上檢索到,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現有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4.06萬家。近10年來,國內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注冊量持續增長,2021年急劇增長至2.44萬家,同比增長635.17%。
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累計退役動力電池超過20萬噸。2021年,該數字約為32萬噸,同比增長60%。未來2-3年內,動力電池將迎來大規模退役潮,預計到2025年后,每年退役電池數量有望達到百萬噸。
還有哪些難關
當前,大量企業的涌入,不僅使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由“冷”轉“熱”,而且也使行業中的一些問題浮出水面。
“目前的行業發展現狀是,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剛剛起步不久,卻涌入了大量企業意圖來分食這一尚未做大的市場,”華泰證券分析師凌岳斌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2021年12月,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至此累計共有三批47家企業入圍,這一名單也被稱為“白名單”。但機構調研顯示,動力電池回收行業中,大部分退役動力電池卻流向了非“白名單”的企業,甚至是一些小企業。“白名單”企業與小企業不同的是,其按照要求配備了專業設備、技術和人員,因此成本更高,但在投標價格競爭力方面顯然不如低成本運作的小企業。
據介紹,退役動力電池屬于第9類危險品,需要采用專門的?;愤\輸車運輸?;厥展に囈灿形锢矸ê突瘜W法等多種,設備購置、工藝研發等環節都需要不小的成本。而小企業條件一般因陋就簡,成本極低,存在一定危險性。
“回收退役動力電池的渠道有多個來源。”趙小勇表示,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運營企業、汽車報廢企業等。動力電池回收企業回收后,規范做法是進行電池包拆解,在指標測試后,能夠滿足梯次利用的就做梯次利用,不能滿足梯次應用的,那就直接把電池從模組、單體中進行放電并回收材料,其中有90%至95%可以在無害化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化?;瘜W法主要回收鎳、鈷、鋰、錳等貴金屬,之后再做成碳酸鋰、氫氧化鋰、硫酸鈷等。
“目前,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存在的問題是合規企業技術水平較好,無資質小企業現狀堪憂。”凌岳斌認為,一方面,小企業過多,對合規的規?;髽I帶來盈利的威脅越多。其中,首批進入“白名單”的格林美,2021年其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實現營收1.51億元,同比增長61.63%,占總營收的0.78%。而且,其動力電池拆解處理產能為每年21.5萬噸,但2021年僅處理約3萬噸,大部分產能處于閑置,這已經是很多合規企業存在的共性問題,邦普循環、天奇股份等也有類似情況。另一方面,回收動力電池殘值較低,特別是磷酸鐵鋰電池,其殘值顯著低于三元鋰電池。對此,天能股份董事長張天任表示,回收企業處置磷酸鐵鋰電池后,所得到的產品銷售價格有時甚至低于處理費用,連成本價都收不回來。
如何破題推動發展
除了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本身的狀況,市場的波動、政策的落地對相關企業也會產生影響。
“近兩年,在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飆升的情況下,吸引了大量中小企業涌入動力電池回收賽道,但是,從長遠看,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必然會在市場多種因素作用下回歸到合理區間,因此,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必然會有洗牌的過程。”凌岳斌認為,行業發展的出路是,一是行業的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將成為主流,“白名單”企業中或將誕生真正的行業龍頭企業,而一些低水平發展的中小企業將可能被淘汰出局,近年來動力電池行業發展已經在這方面提供了范本;二是相關企業要發展,必須依靠技術進步的力量,要提高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安全、環保、效率、質量、水平,不斷提升技術方法和工藝水平是關鍵。
動力電池回收材料的再利用已經是一個大趨勢。“加強對回收材料的利用,是破解原材料資源、價格、供應鏈難題的有效路徑。”深圳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副總裁樊文光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不僅是行業發展的方向,也是節能減耗的需要。目前比克電池使用的原材料,已經有相當比例是采用回收的原材料,而且未來這個比例會越來越大,甚至提升到接近百分之百的材料回收再利用。
做好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也是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工信部于2018年制定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于201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要求,建立“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 以下簡稱溯源管理平臺),對動力蓄電池生產、銷售、使用、報廢、回收、利用等全過程進行信息采集,對各環節主體履行回收利用責任情況實施監測。“規范做好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必然需要對動力電池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而上述規定與平臺,為其全生命周期管理構筑了基礎。”凌岳斌表示,動力電池行業只有規范化發展,才能實現對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也才能使行業逐步做大做強,為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及循環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2-07-19 15:03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2-07-19 15:03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