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發現迄今軌道周期最短脈沖星雙星系統|速看料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資料圖)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記者張泉、歐東衢)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FAST發現了一個軌道周期僅為53分鐘的脈沖星雙星系統,是目前發現的軌道周期最短的脈沖星雙星系統,從觀測上證實了蜘蛛類脈沖星從“紅背”向“黑寡婦”系統演化的理論。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與國內外合作者完成,相關成果21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中國天眼”全景(維護保養期間拍攝)。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脈沖星是大質量恒星死亡后的“遺骸”。對脈沖星的觀測研究,有助于揭示更多宇宙奧秘。天文觀測發現,一些脈沖星處于雙星系統中,和其他恒星一起繞轉。
按照已有天體物理學模型,如果兩顆星距離很近,脈沖星會“吞食”身旁恒星的物質,兩顆星距離越靠越近,相互繞轉速度也越來越快;隨著恒星被大量“吞食”后質量變小,質量小到一定值后,雙星間距會變大,兩顆星相互繞轉的速度也就變慢。
星空下的“中國天眼”(維護保養期間拍攝)。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這類似于雌蜘蛛吞食雄蜘蛛供養自身的行為,天文學家就以‘紅背’與‘黑寡婦’兩種蜘蛛命名這類脈沖星,統稱為蜘蛛類脈沖星。”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此前天文學界分別探測到處于“紅背”與“黑寡婦”狀態的脈沖星雙星系統,但從未發現這二者演化的中間狀態,因此蜘蛛類脈沖星從“紅背”向“黑寡婦”系統的演化理論尚未完全證實。
“處于演化中間狀態的脈沖星軌道周期非常短,兩顆星距離非常近,對觀測提出了極大挑戰。”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韓金林說,得益于“中國天眼”的超高靈敏度和極強探測能力,這一演化路徑得到證實。
左:紅色箭頭指示M71E的位置,旁邊是球狀星團M71。(星明天文臺供圖)
右:來自“中國天眼”觀測數據的M71E的平均脈沖輪廓和偏振位置角。(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中國天眼”此次發現的名為PSR J1953+1844(M71E)的脈沖星雙星系統,是迄今繞轉速度最快的蜘蛛類脈沖星系統,經長期觀測被確定為處于“紅背”到“黑寡婦”系統演化的中間狀態,填補了蜘蛛類脈沖星演化理論的缺失環節。
《自然》期刊審稿人評價:這個發現使得脈沖星雙星系統的軌道周期最短紀錄縮短約30%,預示著蜘蛛類脈沖星演化中存在新的未知過程。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網絡快報排行榜
-
2023-06-22 18:0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網絡快報熱門推薦
-
2023-06-22 18:0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