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看:解決科學技術難題 從農業大國發展為綠色農業大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農業與溫飽問題息息相關,因此農業發展與民生建設以及經濟建設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影響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一直以來,我國都十分重視農業及相關產業發展,一方面通過技術支撐與政策扶持,刺激農業因地制宜,穩定推進;另一方面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賦予農業時代特色。得益于此,我國慢慢解決了糧食產量問題,并逐漸發展成了農業大國。
但即便如此,農業的發展依舊是一個“正在進行時”,尤其是解決“農業與環境的矛盾”問題,仍是農業現代化道路上的一個關鍵。確保糧食增產,減少農作物種植及加工過程中的碳排放既是一個科學技術難題,同時也是一個發展難題。事實上,針對這一點,我國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農科院)發布了《2023中國農業農村低碳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中全面分析了我國目前農業農村低碳發展現狀,并展示了我國農業農村綠色低碳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該報告也可以作為我國正在從農業大國轉變為綠色農業大國的證明,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后續我國農業的幾個主要發展方向。
報告用大量的數據來體現我國綠色農業的發展狀況,而這部分內容也是大眾普遍關心的內容。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農業生產總值占GDP總量的9.5%,但與之相對的,總碳排放量僅為8.2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只占全國碳排放的6.7%。簡單的說就是我國以1/16的碳排放量,創造了近1/10的GDP。一般情況下,農業生產總值與碳排放之間是呈現正相關聯系的,而自2003年以來,我國農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是糧食產量快速增長,農業碳排放總量穩中有降。換言之,近年來我國的單位糧食產量的碳排放強度持續在下降。不僅如此,在全球市場下,我國也已經實現了單位農業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人均農業人口碳排放等均明顯低于發達國家的不俗成績。
而這些成績,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報告中也就此進行了說明。一方面,報告提供了重大科學研究結論、分析了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總結了有代表性低碳農業案例;另一方面,報告也提出了農業農村減排固碳的技術路線圖、施工圖和具體措施,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學支撐。
其中,報告中提到的碳匯難題或許是目前我國發展綠色農業經濟的一個重點難題。從環境發展來說,碳匯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一個關鍵,而目前農田草地固碳展現出巨大的潛力,但受限于固碳技術缺乏,這些潛力沒有辦法實現轉化。換言之,進一步發展成熟高效的農田碳匯技術和產品不斷有助于我國進一步實現綠色農業目標,也有利于加速環保產業發展。
總而言之,我國目前在農業綠色低碳發展中收獲的成績是喜人的,但同時也是階段性的,進一步刺激科學技術發展,為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更大貢獻,仍是一個重要的目標。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企業品牌排行榜
-
2023-04-07 13:5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企業品牌熱門推薦
-
2023-04-07 13:55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