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大成功研制“超級催化劑” 實現水體污染零碳凈化|精彩看點
(相關資料圖)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生活污水的排放嚴重污染了城市水體,有機污染物的大量使用也導致水體環境污染加劇。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如截污納管和內源治理防范等,需要鋪設大量管道并將河水截留,把河底淤泥挖出來運走,工程量浩大,給地方政府財政增加壓力。
近年來,以催化材料為基礎的水處理方法成為黑臭水體處理的熱點,但目前的催化材料總體催化效率慢,催化材料壽命短,需要外增加能量和持續投入。
近日,揚大環境學科與工程學院朱興旺團隊在光催化治理水體污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團隊成功研制一款能夠實現全光譜響應的氮碳基光催化劑,實現水體污染治理全程零碳凈化。與傳統催化劑相比,該催化劑的整體效率提升13.6倍,目前已實現產業級制備條件。基于材料制備的光催化網,在工程應用中,使河水污染物在10天內減少80%,持續效果長達一年。
研究團隊長期致力于開發無需外加能量、成本低、持久性強、效果好的光催化材料。經過長達5年的持續科研攻關,成功研發并優化了一種全光譜響應的氮碳材料。該材料具有壽命長、穩定性高、光吸收范圍寬、光吸收能力強等特點。
在近期開展的工程實驗中,團隊利用新型材料制備的光催化網,在靜態河水中成功恢復了河道生態系統,10天內讓河水污染物減少80%,有效恢復了其自凈能力。相比于其他水體凈化材料,處理效率大幅度提升,從常規的30天縮減到10天以下。據悉,河道治理中,在每公里的河道,只需鋪設寬度3米的光催化處理網,即可在10天內使河水COD(化學需氧量)達到國家地表水I類標準。
經研究表明,該材料在1年內光催化網能持續發揮水體凈化作用,分解有毒有機物、提高溶解氧、激活生態,凈化效率在1年后仍有70%。目前,該光催化網目前主要適用于景觀河道水和工業廢水中COD的去除,將來還可治理城市污染河道,以及應用于治理湖泊等大型水體,通過凈化水質,恢復水體自凈能力,有效改善水體生態系統。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Applied Surface Science》《Materials》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已申請兩項發明專利。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企業品牌排行榜
-
2023-04-07 12:08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企業品牌熱門推薦
-
2023-04-07 12:08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