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看:中國最長盾構高速公路隧道首線貫通
(資料圖片)
6月28日,隨著國產首臺16米級盾構機“京華號”頂推到位,由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建設,中鐵十四局施工的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中國最長盾構高速公路隧道首線貫通,這項國家級“科技示范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東六環改造工程南起京哈高速,北至潞苑北大街,設計時速80公里,全長約16公里。其中,入地改造段約7.4公里隧道采用盾構法施工,以分離式雙洞布置,均分為三層,上層為排煙通道、中間層為3車道公路、下層為疏散救援通道,開挖直徑達16.07米,最大埋深75米,是北京市埋深最大的地下隧道。
“隧道所在地層極其復雜,先后下穿京哈鐵路、在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以及地鐵、公路、河流、燃氣管線、高壓電塔和既有建筑等55處風險源。”首發集團東六環項目處負責人何歷超介紹,超大直徑、超長距離、超深覆土、超敏感環境等難點,對施工提出巨大挑戰。
憑借豐富的施工經驗和參數積累,首發集團聯合中鐵十四局等單位量身打造掘進利器,配備第四代常壓換刀、伸縮主驅動等核心技術,多次邀請錢七虎院士等專家團隊“把脈問診”。同時,建設智慧管控平臺,應用“互聯網+BIM+GIS”技術,實現安全、質量、進度、應急保障全方位數字化管控。
“傳統的同步注漿采用水泥單液漿,凝固時間長、流失量大,難以有效控制管片上浮。”中鐵十四局北京東六環項目負責人孫旭濤介紹,“我們經過上千次試驗,不斷優化參數配比,自主研發超大直徑盾構‘同步雙液注漿技術’,漿液固結時間從8小時縮至1小時,快速達到強度,在管片外圍形成一層‘銅墻鐵壁’。”該技術將整條隧道管片的沉降控制在3毫米內,實現了對地面建筑物的零擾動,填補了我國盾構隧道同步雙液注漿的技術空白。施工中,建設者先后攻克11項技術難題,申報23項研發工法、專利,創造了16米級盾構單月進尺542米的世界紀錄。
該工程是解決高速公路分割城市問題的標志性工程。通車后,將促進通州城區與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融為一體,對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務水平,促進京津冀區域交通一體化,構建綜合交通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完)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網絡快報排行榜
-
2023-06-29 05:31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網絡快報熱門推薦
-
2023-06-29 05:31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