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短訊!港澳繼續保持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和境外投資目的地
【資料圖】
今年是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簽署《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20周年。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今天表示,20年來,CEPA加強了內地與香港、澳門經貿交流合作。隨著CEPA實施,內地與香港、澳門間貨物、資金等要素流動更高效便捷。
從貿易來看,香港、澳門與內地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據海關總署統計,2004—2022年,內地與香港、澳門貿易額從1145.1億美元增至3097.4億美元,增長了1.7倍。
從投資來看,香港、澳門繼續保持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和境外投資目的地地位。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23年5月,內地累計吸收香港、澳門資金1.7萬億美元,占內地吸收境外投資總量的59.8%(2021年及以前數據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內地對香港、澳門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存量近1.5萬億美元,占內地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的近六成。
20年來,CEPA助推高水平開放。CEPA率先對港澳投資者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將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的國際化經營模式引入內地,對內地服務行業進行動態壓力測試,為服務業對外開放進行了有益探索。
20年來,CEPA促進了香港、澳門實體經濟發展。CEPA項下,內地給予香港制造、澳門制造零關稅政策,實施原產地電子聯網提升貿易便利,優化95個稅號商品的原產地標準,香港、澳門本地制造業受益多。據海關總署統計,截至2023年5月,香港享受CEPA零關稅貨物1156億元(人民幣,下同),關稅減讓94.4億元;澳門享受CEPA零關稅貨物12億元,關稅減讓8003.3萬元。
CEPA拓展了香港、澳門服務業發展空間。CEPA項下,內地對香港、澳門服務業開放部門達153個,占世貿組織全部160個服務貿易部門的95.6%。據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截至2023年5月底,4268家港澳企業按照CEPA的優惠條件申請投資內地。特別是2003年7月CEPA“個人游”政策實施以來,截至目前,內地居民赴港澳地區“個人游”累計4.7億人次,帶動了香港、澳門酒店、餐飲、零售、運輸等相關行業景氣回升。
CEPA提升了香港、澳門的營商環境。CEPA的實施,增強了香港、澳門對境外企業的吸引力,使其成為跨國公司拓展內地與亞洲業務的優先選項。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2003年-2022年6月,境外企業在香港成立地區總部和辦事處總數由5414家增加至8978家。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6-29 21:37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6-29 21:37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