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供電公司:數字化新技術助力供電所管理和服務再提速 焦點訊息
【資料圖】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高玉輝)“現在使用RPA流程機器人對臺區用電負荷異常進行查詢,真是太省力了。”6月25日,伊春供電公司員工在RPA流程機器人的幫助下,快速地完成了表計異常查詢工作,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到現場處理異常電表,提高工作效率。
自2022年以來,該公司全面推進“數字化”供電所建設,結合工作實際需求,完成涉及用采系統、SG186系統、PMS系統、全能型供電管理平臺等4個系統8個RPA場景搭建應用工作,極大提高了工作質效。
該公司烏馬河供電所公變臺區160多個,供電所員工需要每天對臺區表負荷異常進行查詢,這種重復性、周期性、常態化工作,耗費了供電所工作人員大量精力和時間。隨著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供電所面臨多業務系統融合,應用比較繁雜、操作流程繁瑣情況。由于供電所員工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對多系統融合應用存在一定困難。為減輕基層負擔,在烏馬河供電所落地應用RPA流程機器人代替人工工作,通過員工實際應用感知度反映良好。特別是日常工作中規則明確、流程重復、耗時費力的業務,應用RPA流程機器人替代人工來完成,在轉型收益計算上,平均節省單次處理效率提高4.5倍,有效幫助供電所員工縮短了工作時間,降低了人為操作風險,達到了提質增效的目的。
“原來每天對3個臺區的臺區表負荷異常進行查詢,需要逐個臺區進行點擊查詢、人工對比,平均需要的時間是1.5小時,現在通過使用RPA流程機器人執行此項任務,只需要點擊一下按鍵,就自動查詢、自動比對,每次總耗時只需20分鐘左右,工作強度降低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該公司烏馬河供電所高得慶介紹工作成效時說道。
同時,該公司還將RPA流程機器人運用到業務系統的超容數據監測和分析中,由于涉及的數據較多,運算邏輯復雜,輔助手段幫助實現用電超容數據的自動采集、計算和加工,更能實現對數據及時精準分析。此項任務人工執行一條用戶數據效率約5分鐘,而RPA機器人獲取一條用戶數據執行效率約1分鐘,平均一條用戶數據處理效率提高4倍,RPA機器人能夠通過自動切換不同的瀏覽器進行自動化操作,解決班組業務系統入口不統一,多系統反復切換等問題,大量用戶數據查詢時,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下一步,伊春供電公司將繼續以數字化示范為引領,以加快推進電網數字化轉型為重點,服務基層一線,提高工作便捷化、個性化、智能化水平,聚焦賦能、減負、創新、提效、實用等方面,在該公司18個基層供電所開展數字化新技術應用推廣,充分發揮數字化示范價值成效,助力經營管理和供電服務再提速。
責任編輯:江蓬新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6-26 18:0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6-26 18:0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