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擦亮“綠色港口”名片
車船如織,船舶爆滿……近日,山東港口各碼頭一片繁忙景象,澎湃活力處處涌動。多年來,山東港口著力提升科技要素對傳統產業發展的賦能,以智能化、數字化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催動老樹開新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干散貨碼頭升級“煥新”
在記者印象里,干散貨碼頭作業應該是人機配合、機機配合環節多,作業中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都相對較高。但當5月8日記者走進山東港口青島港前港公司的干散貨作業現場時,卻發現基本看不見工作人員,宛如一個大型無人智能化作業流水線。
在前港公司干散貨智慧綠色碼頭自動化控制中心,理貨員張佃亮身穿整潔的制服,密切關注著4號地磅的過磅作業情況。同時,他還監管著2號、5號、7號等其他3臺地磅的過磅作業。
“和過去相比,現在過磅作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在塵土飛揚的現場1人只能監管1臺地磅,現在我一個人就可以獨自監管4臺地磅。不僅工作環境好、勞動強度低,作業效率也比以前大幅提升。”張佃亮高興地說。
記者了解到,自4月3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前港公司4號地磅智慧升級改造完成后,該公司過磅作業效率提高40%、節省相關費用20萬元、地磅系統管理效率提高50%。
無獨有偶。4月29日,在山東港口日照港,在載有16.5萬噸澳煤的“喜悅”輪作業中,日照港一公司單班單船煤炭流程化卸船作業效率提升16.4%,并打破單班單船煤炭流程化卸船紀錄。“效率的提高,倒運車排放尾氣和貨物揚塵都相應減少,這一切都歸功于智慧綠色港口建設的不斷推進。”一公司門機隊門機甲班副班長付鵬飛說。
原來,近年來,日照港對接相關科研院所,協同推進污染防治、節能降碳技術攻關,對標先進企業,以工藝升級、設施提升、精準防治等為重點,制定環保水平提升專項方案,進一步提高了港口環保設備的使用效率,有效提升了精細化管理水平。隨著10余類、50余臺套自動化裝卸設備建成投用,全自動工藝逐步代替人工流程,大大提升了港口整體作業效率。
今年,日照港會同山東港口科技集團日照公司、武漢理工大學等組織編寫的《山東港口日照港大宗干散貨智慧綠色示范港口建設方案》順利通過中國港口協會評審。
實時理貨提效率
近日,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西聯公司,件雜貨碼頭全貨種、全流程、全覆蓋的“實時理貨”新項目正式上線,成功實現件雜貨碼頭作業中多方數據鏈的信息共享和實時理貨。
多年來,件雜貨碼頭理貨一直沿用“一張紙一支筆”的傳統理貨模式。由于作業現場環境復雜,船舶結構各有不同,船圖繪制復雜等因素,導致件雜貨碼頭理貨模式優化發展緩慢。隨著港口作業量與日俱增,傳統理貨作業模式已無法滿足當前港口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西聯公司聯合山東港口科技集團組成攻關小組,深入碼頭現場確定開發路線,經過無數次加班加點測試程序,最終完成了雜貨碼頭全貨種、全流程、全覆蓋的“實時理貨”項目。實時理貨系統正式投用后,可通過PAD終端“一鍵式”錄入方式,實現件雜貨無紙化理貨和實時理貨,不僅推進了綠色化發展進程,而且還提高了理貨員的工作效率和中控調度人員對現場作業的管理水平,助力碼頭現場理貨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過去,我們一聽到要簽700票裝貨單,就頭皮發麻。700票,一式三聯,就要打印2000多張,每張都要給大副簽字……”外理公司理貨站副站長劉正欣說。
日前,山東港口煙臺港外理公司電子裝貨單系統在“洲際日照”“淮海明珠”等船舶理貨作業中陸續完成上線測試,在進一步優化完善后,已正式投入試運行。該系統針對煙臺港中非件雜貨班輪、印尼件雜貨航線出口船舶多達數百票的實際情況,通過單證自動獲取、數據自動處理和簽名一次生成等技術,有效解決了紙質裝貨單耗時費力低效等弊端。
“為你們的智慧理貨點贊!”“淮海明珠”輪大副在理貨意見書上寫下了對理貨智能化由衷地稱贊。他表示,在簽證裝貨單時,通過在線鏈接“一鍵”,實現500多票貨物的批量簽字,真實感受到了理貨科技創新的強大優勢和智慧港口的高效。
綠色能源加快應用
俯瞰山東港口煙臺港龍口港區,在17號物流倉儲庫鋼結構屋頂,有一道特別的“風景線”。在寬闊的屋頂上,2640塊太陽能光伏板整齊排列、向“陽”伸展,聚合成巨大的“發電神器”,源源不斷地將綠色“光能”轉化成為強勁“電能”。
龍口港公司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作為推動港口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正有力推動龍口港公司向零碳作業區、零碳碼頭邁進。該項目充分利用光伏發電一次投入、長期受益的優勢,采用分散發電、集中并網設計原則,截至目前已完成發電136萬余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487噸,減排二氧化碳1349噸,減排二氧化硫40噸,減排氮氧化物20噸,日發電量最高達5400千瓦時,各項電能參數均符合電網對電能質量的相關要求,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隨著夏季到來,太陽能光伏板將借助光照充足的季節優勢,更加高效地運轉,提供更加充足的綠色能量。”龍口港公司工程技術部經理張少強說。
此外,船舶岸電作為一種重要的降碳手段,在各港口正加快實現常態化應用。
5月5日7時,載箱量超過8000TEU的“馬士基希妮斯”輪緩緩靠泊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簡稱QQCT)。此時,早已等候岸邊的電氣指導員潘廣帶領4名技術人員立即與船方人員通過對講機進行岸電操作前的信息溝通。隨后,QQCT對該輪實施了船舶高壓岸電連接。在6個多小時的高壓岸電連接中,輸電量達到了6043千瓦時,創出了今年高壓岸電連船新高。
今年以來,QQCT積極研究提升高壓岸電連船數量的有效措施,主動對接各船公司增加船舶靠泊后的高壓岸電連接,并做好船舶高壓岸電各項參數指標的研究和分析。截至目前,QQCT今年已完成20次高壓岸電連船,高壓岸電輸電6.4萬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分別提高了31%和80%,高壓岸電連船進入常態化。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5-12 14:0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5-12 14:0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