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通訊!壓制因素或緩解,2023年國內創新藥行情預計仍將蓄力前行
(相關資料圖)
2月8日,創新藥板塊表現活躍,個股方面,截至8日收盤,通化東寶漲4.65%,科倫藥業漲4.15%,悅康藥業漲超3%。同時,受創新藥板塊市場走強的影響,創新藥ETF也已進入上行通道,當前交易活躍,成交額已達到1.8億元以上。
回看2022年前三季度,創新藥指數表現平平,主要原因是受內卷加劇、流動性減弱、部分產品出海受挫等因素的影響,不過自2022年12月末以來,隨著疫情的放開,創新藥指數表現明顯“解凍”。目前不少前瞻性地調倉布局創新藥的基金回報率突出。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2月3日,包括長盛醫療行業、長盛養老健康產業等基金近半年回報均超20%。
展望2023年,業內預計上述壓制因素或進一步緩解,同時,疊加需求端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量恢復穩定增長,以及簡易續約規則等因素的影響,創新藥發展將更添動力,因此預計2023年國內創新藥行情仍將蓄力前行。
新年伊始,國內創新藥行業已經動態不斷,包括強強“攜手”研發、生產與商業化,海外授權,創新藥“出海”等,展現出了國產創新藥企業滿滿的活力,為行業發展注入信心。
例如,在合作方面,華海藥業和君實生物就氫溴酸氘瑞米德韋片(VV116)的生產與供應建立合作;華東醫藥(杭州)與愷興生命就候選產品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展開合作,獲得其于中國大陸的獨家商業化權益;榮昌生物與艾力斯就榮昌生物旗下自主研發的靶向細胞間質上皮轉換因子(c-MET)抗體偶聯藥物(ADC)RC108與艾力斯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甲磺酸伏美替尼開展聯合用藥臨床研究合作等。業內認為,新藥研發、生產、商業化每個環節都面臨著重重挑戰。對于藥企而言,通過強強聯合,將有利于實現降本和合作共贏的局面。
隨著國產創新藥實力的崛起,越來越多企業推動產品國際化,同時國際制藥公司也在逐漸認可國產創新藥的實力,2023年被業內認為是國內創新藥國際化的大年,近期,國產新藥海外授權交易、出海消息頻頻。其中,包括和黃醫藥、康方生物、科濟藥業等都有發布創新藥達成海外授權交易的相關公告或進展。這些企業通過海外授權合作,有望降低新藥研發風險,同時可以借助跨國藥企的銷售渠道,加快推動國產創新藥“出海”。此外,不少創新藥公司都有在公告中表示2023年可能有部分產品將實現海外上市銷售或者報產。
安信證券表示,目前國內創新藥指數已回到2021年底至2022年初的位置,隨著壓制因素有望得到改善,再疊加行業格局優化、創新藥企業迎來收獲期的背景,從全年維度看,預計國內創新藥行情仍將持續。
總的來看,2023年的創新藥值得關注與期待。不過,也有業內提醒,投資存在風險,對于創新藥企業特別是處于研發階段的企業,其面臨的臨床數據、臨床推進的進度、藥品開發的風險等都是挑戰,因此提醒投資者在看到機遇的同時,也要注意投資風險。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企業品牌排行榜
-
2023-02-09 14:5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企業品牌熱門推薦
-
2023-02-09 14:5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