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數字未來”專欄】蔣余浩 | 全球溯源中心助力中國數字經濟戰略實施-全球時訊
IPP評論是國家高端智庫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臺。
導讀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已向各國展現出了足以改變全球秩序結構的巨大能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將“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國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已在對內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新活力、切實推進區域協同均衡發展,對外展現大國經濟韌性、為世界各國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兩個方面取得相當成績,初步顯露引領新型全球化發展模式生長的可能性。這是中國在全球劇烈動蕩時期為世界經濟健康發展做出的貢獻。
(資料圖片)
持續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并非“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而是要使數字經濟發展成為帶動經濟社會整體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引擎,成為解決我們長期存在的對外高新科技產品自主可控程度低、對內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均衡問題的有效措施。為此,國家層面在近期發布《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和《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強調要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發揮數據要素價值,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南沙首創“全球溯源體系”,建設全球溯源中心,至少在如下三個方面有助于大力推進中國數字經濟戰略實施:(1)提升數字公共基礎設施規模能級,搭建起可促進包容性數字增長的基礎技術結構架構;(2)增強以數字化平臺帶動實體經濟整體發展的有效服務力,牽引多個行業經濟高質量發展;(3)面向世界,加快建設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率先創建數字貿易規則,推進制度型開放。
▲全球溯源中心(圖源:網絡)
★本文作者:
蔣余浩,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一、提升數字公共基礎設施規模能級,搭建起可促進包容性數字增長的基礎技術結構架構
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必須以高效互聯、開放共享為基本特征,為克服數字鴻溝,引領多數人參與數字經濟發展過程、分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起到基礎支撐作用。全球溯源中心定位為公共基礎設施,確立公共性及公益性作為其基本屬性,采取的政府統籌下的非營利性運營方式也確保了運營過程的公共性、開放性和社會價值導向,全程體現政府主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意志,實現全球溯源中心全面開放、快速復制推廣、跨行業跨領域延伸。建設迄今,全球溯源中心已經充分展現促進包容性數字增長的功能,推動了參與各方合作共贏。如通過匯聚商品、企業、產業等數據信息,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企業獲得免費的信息化系統服務,增強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助推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向消費者提供溯源標識二維碼查詢,提高商品信息透明度,提升消費者的商品價值判斷力。
二、增強以數字化平臺帶動實體經濟整體發展的有效服務力,牽引多個行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數字技術深度融入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使數字經濟發展成為牽引各個不同實體經濟行業的新動能,是我國數字經濟戰略的核心內容之一,同時也是當前實踐的最大難題之一。全球溯源中心已建設海關、信用、市場監管等領域的溯源輔助應用,形成閉環監管工具,提升數字監管效能,建立了企業及其產品高質量的信用保證;通過“溯源+”的數字化應用創新,推動預制菜、二手車出口、服務貿易、離岸貿易等多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經營模式創新。目前,全球溯源體系應用已涵蓋一般貿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出口等全貿易方式,覆蓋食品、消費品、汽車等品類。截至近期,全球溯源中心累計賦碼約1.08億個,已吸引超過世界各地約1690萬人次進行溯源查詢,有力推動了相關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三、面向世界,加快建設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率先創建數字貿易規則,推進制度型開放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貿易規則是全球發展新模式的基礎和推動力,當前世界各國政府大都傾向于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加強本國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的發展,而如何創建跨境貿易數字規則也成為新一輪國際經貿規則中的前沿議題。我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領域的開放合作,將建立數字伙伴關系作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共同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的重要抓手,因此在推動新型數字貿易規則的創立中,我國更強調的是尊重既有慣例以及各國的平等參與和協同合作。全球溯源體系在現有國際貿易規則下,通過共建共享的建設機制、完全開放的業務規則,平等采信國際第三方判定結果等路徑,突破技術性貿易壁壘,規避國際貿易爭端風險,這是符合國際貿易慣例的做法。同時,在當前全球數據立法保障、監管規則滯后于數據要素流轉情況下,全球溯源中心也在探索建立一套全球溯源中心法律保護體系,以雙邊或多邊協議的形式,形成多邊數字治理機制。這項探索可為進一步推動全球數據要素流轉、加強數據跨境流動治理提供可參考的數據權益保護規則范例。
無論如何,南沙全球溯源中心在打造數字公共基礎設施、賦能實體產業、推進制度型開放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中國通過數字經濟戰略實施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出獨有的貢獻。在進一步的建設中,全球溯源中心需要更加廣泛地拓展應用場景,更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更深度鏈接利益相關者,推動形成全球多元主體共建共享共治的包容性數字增長格局,為在新的發展時期創建有利于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全球化發展新模式探尋路徑。
(本文首發于南方+)
IPP-Review
編輯 | 曾輝
關于IPP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個獨立、非營利性的知識創新與公共政策研究平臺。IPP圍繞中國的體制改革、社會政策、中國話語權與國際關系等開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知識創新和政策咨詢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開放式的知識創新和政策研究平臺,成為領先世界的中國智庫。
微信ID:IPP-REVIEW
國家高端智庫
中國情懷 國際視野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網絡快報排行榜
-
2023-06-20 15:33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網絡快報熱門推薦
-
2023-06-20 15:33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