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消息丨碳排放監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 加快全域“雙碳”腳步
【資料圖】
生態興則文明興。進入“十四五”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項目。目前,“碳中和”是解決目前能源緊張的政策之一。而碳中和監測系統可用于企業、重點用能單位、城市區域溫市氣體排放源監測、環境質量及工程控制,并通過精細化、數字化標準化技術,為“碳中和”提供數據支撐。
日前,“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關鍵測量技術及標準研究”重點研發項目在京啟動。該項目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牽頭,意在為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制定“標尺”,構建溫室氣體標尺體系及量值傳遞體系,為碳排放監測數據的真實準確和量值統一提供測量基礎。
碳排放監測主要發揮著服務碳排放核算、對核算法進行協同校驗、助力城市達峰行動等重要作用。碳排放監測依托現有環境空氣監測網絡,拓展構建天地一體的城市碳監測網絡,通過開展“衛星+無人機+走航”綜合監測,提升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無組織排放核算的全面性和準確性。該種模式有望在輔助企業排放量核算、支撐減排監管,為推動重點城市實現空氣質量達標等方面進一步發揮作用。
據介紹,“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關鍵測量技術及標準研究”重點研發項目致力于產出一系列支撐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兼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算法模型、標準物質、設備裝置、數據產品、系統軟件、標準規范、專利論文、研究報告等成果,探索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與標準化建設等深度研究。
同時,項目將通過在典型區域和行業開展業務化運行和應用示范,規范碳排放計量監測領域的業務流程、明確數據核算方法,推動相關環節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近年來,衛星遙感、激光雷達、地面設備等“星空地”監測手段頻頻投入各類目應用,為評估全球、國家、區域、企業等不同尺度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實現狀況提供了技術平臺。本次開啟的碳監測項目將在構建溫室氣體基準標尺體系、標準圖譜庫及量值傳遞體系基礎上,開展國產衛星溫室氣體遙感探測、空間分布監測精準定位與工業園快速核查、現場監測技術物聯網裝置研發、高分辨率排放清單定量反演與校驗等技術在碳排放監測中的應用等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
總的來說,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是評估雙碳政策執行情況、制定減排控制策略的重要基礎,建立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關鍵計量技術和標準規范。在“十四五”和“雙碳”政策下,開展區域碳濃度監測,對解析碳排放的分布和趨勢,控制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科技日報、中國冶金報)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企業品牌排行榜
-
2023-03-15 16:08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企業品牌熱門推薦
-
2023-03-15 16:08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