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強中小學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世界要聞
(資料圖片)
記者6月9日從教育部獲悉,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的意見》,要求各地充分挖掘當地自然、社會、人文、科技資源,構建主題內容、呈現形式和實施方式等各具特色的課程,開發豐富多樣、可供選擇的課程,因材施教,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
意見指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是本地區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政策的責任主體。要準確把握國家、地方、校本三類課程間的關系,發揮義務教育階段培養目標統領作用,確保各類課程目標的育人指向一致,內容協調配合。確定國家課程各科目在各學段的周課時上下限,體現學段差異;明確地方課程門類數量、年級或學段分布、課時分配,九年累計總課時數原則上不超過校本課程,民族語文另行規定;明確校本課程開發建設的基本要求。
根據意見,地方課程要強化綜合性,注重不同學習領域、不同學科知識的內在關聯,注重課程內容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聯系。強化實踐性,加強課程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的結合,注重實踐體驗過程的設計和指導。豐富課程載體,創新教材形態,積極倡導實踐活動手冊、學習資源包、活頁等方式;建設數字化課程資源庫。
意見要求,義務教育階段校本課程,要注重反映學生豐富多樣的成長需求,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避免內容和形式單一。普通高中校本課程要注重拓展學習領域,豐富學習樣態,避免開設應試訓練類課程。校本課程原則上不編寫出版教材,確需編寫出版的應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備案;鼓勵開發運用多形態課程資源。(記者王鵬)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網絡快報排行榜
-
2023-06-11 06:38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網絡快報熱門推薦
-
2023-06-11 06:38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