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向網絡暴力“亮劍”-當前速遞
(資料圖)
擦亮法治利劍,嚴懲網絡暴力。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起草了《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對在信息網絡上制造、散布謠言,采取肆意謾罵、惡毒攻擊、披露隱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等行為依法嚴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釋放出依法嚴懲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活動的強烈信號。
人民群眾苦網絡暴力久矣。一段時間以來,不管是在社交平臺口無遮攔,還是在輿論空間惡意中傷,一些具有誹謗性、污蔑性的圖文視頻,嚴重損害當事人的人格權益,嚴重擾亂網絡秩序、破壞網絡生態,嚴重影響社會公眾安全感,甚至釀成不少生命的悲劇。用法治方式鏟除網絡暴力,不僅是社會各界的共同愿望,也是法治社會的必然要求。
網絡空間,不存在法外之地。網絡的隱匿性和虛擬性,不是“信口開河”“暗鍵傷人”的理由,更不是削弱邊界感和責任感的借口。妄圖躲在屏幕后面謾罵侮辱、造謠誹謗,藏在角落里侵犯隱私、尋釁滋事,結果只能是害人害己。信息時代,人人都能表達,但誰都沒有肆無忌憚、胡作非為的特權。網暴者不管是躲進電腦、手機里面,還是藏在昵稱、頭像后面,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法治社會,意味著有法可依、違法必究。日漸完善的法律法規,不僅是保護合法權益的堡壘,更要成為劍指違法犯罪分子的利刃。必須要認識到,網絡暴力行為和現實中一樣,都有可能構成侮辱、誹謗、侵犯名譽權隱私權等犯罪。此次《意見》不僅強調要充分認識網絡暴力的社會危害,更是在準確適用法律方面明確了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民事訴訟法等的處罰標準,為整治網絡暴力筑牢了法律根基。
還要看到,網絡暴力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行為溯源難、確定主體難、證據固定難、受害舉證難。這種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現象,讓不少網暴受害者只能忍氣吞聲、自認倒霉。《意見》針對這一司法實踐中的現實問題,明確提出要及時有效提供法律救濟,及時查明行為主體,收集相關侮辱、誹謗信息傳播擴散情況及造成的影響等證據材料,等等。可以說,根治網絡暴力需要打出一套法治“組合拳”,既對違法犯罪分子重拳出擊,也要給網暴受害者提供切實保障。
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是,如果任由網絡暴力蔓延,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以此次三部門聯合起草發布《意見》為契機,既要亮明“向網絡暴力說不”的態度,也要“讓法律長出‘牙齒’”加以嚴懲,切實維護好廣大網民的合法權益,才能還網絡家園以清朗,給人民群眾以安心。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網絡快報排行榜
-
2023-06-10 21:00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網絡快報熱門推薦
-
2023-06-10 21:00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