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集體下調存款利率,推動資金回流實體經濟
記者 馮櫻子 北京報道
“昨天有事錢沒存上,僅僅相差一天,利率降了0.15%。”6月8日,一名北京地區儲戶對《》記者遺憾地表示。
【資料圖】
6月8日一早,六大國有銀行更新了人民幣存款利率情況,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有所下調,其中,中長期定期存款調整幅度更大,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均下降15個基點。
消息如“投湖之石”,瞬間激起市場漣漪。當天,銀行板塊整體漲幅1.78%,42只股票全部飄紅,引領大盤指數再次站上3200點。
多家機構發表觀點稱,存款利率下調后,銀行負債成本將下降,作為建立“中特估”的重要板塊,銀行業獲得利好支撐,有利于銀行股估值修復。同時,此舉也為貸款利率下調預留空間,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性”。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偉為《》記者分析,從銀行自身發展角度來看,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可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緩解息差壓力,有助于銀行業整體經營穩定發展。
存款利率新一輪下調周期來了
年初以來,存款定期化趨勢明顯,銀行存款成本大幅上行,凈息差在3月末降至1.74%,再創有歷史記錄以來新低。
與之相應的是銀行凈利潤增速的放緩,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僅增長1.3%,增速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而去年全年,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速仍達5.3%。
“已處于警戒區域。”此前,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等記者表示,當前商業銀行凈息差進一步快速收窄,對于銀行業可持續經營、繼續讓利實體空間和防范化解風險能力形成侵蝕。
目前,“調整存款利率”已成為銀行業緩解息差壓力,穩定收益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年銀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6月8日,六大國有銀行集體宣布再度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由0.25%下調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5%。
對此,多名銀行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實際執行的存款利率會有所上浮。
“今天起存款利率下降,三年期掛牌利率是2.45%,但實際存款利率會上浮到2.85%。”6月8日,農業銀行(601288)北京地區一支行客戶經理對本報記者介紹。
下調存款利率消息發布后,銀行股午后震蕩拉升,包括中國銀行(601988)、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在內的多家大行漲幅超2%。
東莞證券分析師盧立亭用“送寒迎春至,配置正當時”來描述銀行板塊。他表示,銀行股估值低、股息率高、基本面預期轉好與政策持續推進將支撐“中特估”行情持續演繹,銀行板塊配置正當時。
今年以來,作為建立“中特估”的重要板塊,國有行實現漲幅超20%。中信證券研報認為,銀行業整體經營格局穩定,市場風格催化貝塔行情,個體公司價值開始顯現。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記者表示,調整存款利率也是為了減少存款定價的無序競爭,減輕銀行負債成本,提升銀行經營的穩健性。
實際上,去年以來的兩波存款利率下調,均由大行帶動。去年4月,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建立后,自律機制鼓勵調整浮動上限,彼時有大行2年期、3年期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去年9月,大行、部分股份行陸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隨后幾個月內亦有多家城商行跟降。
業內認為,此次六大行再度下調存款利率,或將帶來存款利率新一輪下調周期。
明明對《》記者表示,考慮到股份行和中小銀行也面臨息差壓力,未來大概率隨之下調,不過受制于攬儲能力,下調幅度仍有待觀察。
“大型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主體,負債規模占全行業近一半,具有舉足輕重的市場影響力。”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提到,預計中小銀行將跟進下調存款利率。但不同的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市場競爭能力相差較大,對存款利率定價策略各有不同,后續其他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幅度、節奏不會完全一致。
此外,明明認為,在金融讓利實體、銀行凈息差承壓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預計后續存款定價自律管理將進一步完善,存款利率仍有下調空間,但整體空間有限。
為貸款利率調降留出空間
“再不順勢調整存款利率,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將受到制約。”張偉表示,此次大型商業銀行再度下調存款掛牌利率,為未來資產端利率下行提供空間,以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
5月22日,央行5月LPR報價公布,自2022年8月LPR非對稱性下調以來,LPR已經連續9個月“按兵不動”。業內猜測,銀行息差收窄壓力,是制約LPR調降空間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前期貸款利率已大幅下行,多家銀行凈息差臨近警戒線的情況下,保護好貸款利率水平的底部區域、引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呵護好商業銀行的凈息差空間,也成為央行的重要任務。”溫彬說道。
而此次國有大行下調存款利率,以及將帶來的存款利率新一輪下調潮,或再次打開貸款利率下行通道。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記者表示,盡管年初以來宏觀經濟處于回升向上軌道,但短期內各類企業貸款利率、居民消費信貸利率還有小幅下行空間;另外,二季度以來樓市再度轉弱,意味著未來居民房貸利率也會較大幅度下行。
“這樣來看,當前銀行加碼下調存款利率,也不排除是在為即將到來的貸款利率下調做好準備。”王青說。
另外,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不排除通過“MLF-LPR”調整機制來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明明在研報中指出,結合當前經濟情況,6月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或將下調5—10個基點,考慮到降低融資成本、刺激中長期貸款增長的目的,LPR非對稱下調的可能性更高,長端報價下行空間更大。
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峰也表示,存款“再降息”為LPR報價下調提供緩沖墊,三季度不排除擇機啟動MLF(中期借貸便利)降息。
王一峰提出:“開年至今,自律機制引導商業銀行落地了一系列降低存款成本的政策,但由于存款定期化加劇,銀行體系凈息差壓力仍大,貸款報價機制不足以驅動商業銀行單獨主動下調LPR。若定期存款利率再度下調,則可能為LPR報價下調打開窗口。”
推動存款回流到實體經濟
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從金融角度,就要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性”。
在6月8日開幕的“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再次強調,并明確了金融進一步服務好實體經濟的主要方向和任務,提出將緊抓恢復和擴大有效需求這個關鍵,持續優化和改善金融服務。
今年以來,除了有政策支持的特殊貸款外,銀行“以量補價”的策略以及“兩增兩控”壓力,市場上或出現貸款利率“價格戰”。
記者從一國有大行獲悉,有企業貸款成本已經降低到3%以下。有些企業申請到低息貸款后,并沒有將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而是將資金沉淀成定期存款。這也引起市場對“資金空轉”的討論。
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7%,而其中民間投資僅增長0.4%,明顯低于整體。而與之相對比,截至4月末儲蓄存款同比高增17.7%,處于近十年以來的最高點附近。
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提出,大量貨幣以預防式儲蓄的方式沉淀下來,貨幣流通速度下降,并未轉化為消費和投資流入實體經濟循環,形成貨幣沉淀,并未真正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
而此次大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或有利于“存款搬家”,增加市場活力,促進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張偉對《》記者表示,從積極方面來看,存款利率下調之后收益降低,可能會促使居民降低儲蓄、提高消費,或優化資產配置,使部分存款回流到資本市場、實體經濟,增加金融市場活力。
同時,明明也對《》記者提到,銀行存款成本下降,經營穩健性提升。同時,“存款搬家”的現象或將強化,后續低風險資管產品還將持續迎來增量資金。
但顯然,對于需要“全力”去拼的經濟而言,這些還不夠。多名受訪者也提到,提振市場信心和提高有效融資需求是重中之重。
“應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充分滿足市場主體的融資需求。”溫彬認為,優化民間融資環境,強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呵護好民營企業創業發展的激情,以此扭轉民間投資增速放緩趨勢。同時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助力市場主體提信心添活力。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網絡快報排行榜
-
2023-06-09 20:51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網絡快報熱門推薦
-
2023-06-09 20:51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